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別駕:古代官名,相當於副州長。
- 白雲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作者所在地的山名。
- 閒:同「閒」,空閒,悠閒。
- 紅塵:指繁華熱鬧的人世間。
- 著:同「着」,放置,安排。
- 先門:指家中的前門。
翻譯
山連着白雲,山外還有山,這座山是天賜給我的悠閒之地。 更擔心十里之外的紅塵喧囂會來到這裏,所以我特意將家門設置在世外。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塵世喧囂的避諱。詩中「山在白雲山更山」描繪了山的連綿不絕,象徵着隱居之地的深遠和寧靜。「此山天與老年閒」則直接表達了對這種生活的喜愛和珍惜。後兩句「更愁十里紅塵到,故著先門隔世間」則體現了作者對塵世的擔憂和對隱居生活的堅守,通過設置家門來隔絕外界的紛擾,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超然。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別後與趙元默言懷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用原韻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贈宣城掌教陳伯孚遷尹安義 》 —— [ 明 ] 湛若水
- 《 送林寺丞升大理寺少卿名有孚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橫江草堂 》 —— [ 明 ] 湛若水
- 《 鬱林守鄺和仲乃元博憲副之猶子而吾友松溪程學士之徒也謬稱予爲師祖持松溪贈良守詩訪天關予喜其賢而賡之雲 》 —— [ 明 ] 湛若水
- 《 題橘園野仙卷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范應祥州判赴任安陸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