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秉國種菊
淵明令彭澤,自謂歸來好。
外物一無累,剛被菊花惱。
東籬興悠然,一醉舒懷抱。
陶沒已千載,愛菊人何少。
誰能輕富貴,高蹈一世表。
種菊學淵明,此意何矯矯。
栽培春雨中,不待秋風老。
南山無古今,世事何時了。
先生笑不言,杜門方卻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秉國: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彭澤:地名,陶淵明曾任彭澤令。
- 外物:指外界的事物,與內心相對。
- 東籬:陶淵明《飲酒》詩中有“採菊東籬下”的句子,後用來指種菊的地方。
- 舒懷抱:抒發內心的情感。
- 高蹈:超脫世俗,高潔自守。
- 一世表:一世的楷模。
- 矯矯:出衆的樣子。
- 杜門:閉門。
- 卻掃:不再打掃,指不再迎客。
繙譯
淵明在彭澤做官時,自認爲歸隱是件好事。 外界的一切都不再牽絆他,唯有菊花讓他煩惱。 在東籬下種菊,心情悠然,一醉便抒發了內心的情感。 陶淵明去世已千年,喜愛菊花的人卻不多。 誰能輕眡富貴,成爲超脫世俗的一世楷模。 學習淵明種菊,這種精神是多麽出衆。 在春雨中培育菊花,不等鞦風催老。 南山沒有古今之分,世事何時能了結。 先生衹是笑而不語,閉門不再迎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廻顧陶淵明的生平,表達了對陶淵明高潔品格的敬仰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外物一無累,剛被菊花惱”巧妙地以菊花爲媒介,展現了陶淵明內心的超脫與對自然的深情。後文“種菊學淵明,此意何矯矯”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陶淵明精神的追隨,以及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詩人對前賢的緬懷與自我追求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