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祀竈

行廚烟散,剛入夜、炊餘寒徹。爆竹鄰家初競響,正是交年節。牀腳燒燈,灰堆擊帚,五祀辰方接。底需祈報,但教香水無缺。 不學致富陰家,刲羊供酒,叩禱紛煩熱。餅豆一年慚一餞,言事憑君朝闕。再拜尊前,非緣求媚,文字嗟薪積。封塵莫笑,爨火每自清潔。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行廚:指可以移動的廚房。
  • 交年節:舊俗稱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爲交年節,謂此日至除夕,爲新舊年之交。
  • 五祀:祭祀的五種神祇。
  • 陰家:應指陰子方,據《後漢書·陰識傳》記載:「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竈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後,暴至鉅富。」
  • 刲(kuī):刺殺,割取。

翻譯

移動的廚房煙火消散,剛剛進入夜晚,做完飯後的寒冷徹骨。鄰家的爆竹剛剛開始競相響起,正是新舊年交替的時節。在牀腳點上燈,在灰堆處擊打掃帚,五種神祇的祭祀時辰剛剛接上。哪裏需要祈求和稟報,只要讓祭祀的香水不缺就好。不要學習陰子方致富的做法,殺羊供酒,叩頭祈禱紛繁而煩惱。用餅和豆子一年才祭祀一次,想說的事就任憑你向朝廷稟報。再次在尊前拜禮,不是因爲求諂媚,文字可嘆如柴薪堆積。不要笑那封蓋的塵土,燒火做飯常常自然保持清潔。

賞析

這首詞圍繞祀竈的主題展開。上闋描繪了祀竈時的場景和氛圍,如入夜後的寒冷、爆竹聲響以及各種祭祀儀式。下闋則通過與歷史上陰子方的做法對比,表達了不追求過分奢華祭祀的態度,同時也強調了祭祀的真誠和質樸。全詞在描述習俗的同時,也流露出詞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態度,用詞樸質,但寓意深長,生動地展現了祀竈這一傳統習俗的景象和內涵。

王貞儀

清江蘇上元人,原籍安徽天長,字德卿。諸生詹枚妻。十一歲隨父赴吉林,奔祖父喪,居吉五年,讀書習騎射。旋迴江南,隨家轉徙京師、陝西、湖北、廣東。通天文、算學、醫學,工詩文、繪畫。曾痛斥風水迷信之說。對歲差原理有清晰瞭解,並能駁正前人著作中的錯誤。有《德風亭集》、《星象圖釋》、《籌算易知》、《重訂策算證僞》、《西洋籌算增刪》、《沉痾囈語》等。 ► 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