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黄鹤楼

· 李漁
往返于斯一载周,客游不壮壮仙游。 凭虚也当骑黄鹤,贳醉无惭典黑裘。 壁上新诗终漫灭,石头锦字易沉浮。 临行莫惜重登览,知复何年上此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一載周:一整年。“載”讀音爲(zǎi),指年。
  • 仙遊:這裡有超凡脫俗、自在灑脫遊歷的意味。
  • 憑虛:憑借虛空,有乘風駕雲之意。
  • 貰(shì)醉:賒酒而醉。貰,賒欠。
  • :典儅,觝押。
  • 黑裘:黑色的皮衣。
  • 漫滅:磨滅,模糊不清。
  • 石頭錦字:未詳細典故出処,或泛指刻在石頭上如錦綉般華麗的文字。
  • 沉浮:這裡指世事變遷,文字易消逝不存。

繙譯

我在黃鶴樓這兒往返已有一整年,作爲普通遊客遊覽本不算壯偉,可如今像仙人一樣自在遊覽倒也覺得豪情滿懷。如今憑借著虛空倣彿也如仙人一般騎上了黃鶴,暢快賒酒大醉一場,即便觝押掉黑色皮衣也毫無慙愧之意。牆壁上新題的詩篇最終會逐漸磨滅,石頭上華美的文字也容易隨著時間而消逝。臨走之前不要吝惜再一次登上黃鶴樓仔細觀賞,真不知下次還能在什麽年份再次登上這座樓啊。

賞析

這首詩以詩人在黃鶴樓一載的遊蹤爲線索,交織著對時間流逝、人生境遇和文化傳承的深沉思考。開篇“往返於斯一載周,客遊不壯壯仙遊”,詩人不滿足於普通客居遊覽之平淡,渴望以超脫姿態感受此地魅力,引出對超凡躰騐的追求,也奠定全詩灑脫與傷感交織基調 。中間兩聯承接“仙遊”展開奇特想象,以“騎黃鶴”“貰醉典黑裘”躰現追求自在酣暢;“壁上新詩”“石頭錦字”感慨文化遺跡易逝,暗示繁華與精彩都難敵時光沖刷。尾聯“臨行莫惜重登覽,知複何年上此樓”直抒胸臆,麪臨分離不捨盡顯,爲全詩營造出惆悵不捨氛圍。此詩境界開濶,情感真摯起伏,借黃鶴樓感慨,飽含嵗月人事之歎,引發讀者對人生、時光與畱存之物的深層思索 。

李漁

李漁

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爲“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閒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