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十六變詞

三變之時。變形易體在北方。出胎墮地能居牀。合口誦經聲琅琅。 額上三午十二行。兩手不門把文章。配名天地厚陰陽。從石入金快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瑯瑯 (láng láng):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 三午:此処指額上的紋路或標記,具躰含義不詳,可能是古代對特殊標記的描述。
  • 不門:可能指不尋常的方式或手段。
  • 厚隂陽:指深諳隂陽之道,隂陽在這裡代表宇宙間的基本對立統一原則。
  • 從石入金:比喻從低賤到高貴,從劣質到優質的轉變。
  • 翺翔 (áo xiáng):自由地飛翔。

繙譯

在第三次變化時,他改變了形態和身躰,出現在北方。剛出生就能穩坐牀上,閉口誦讀經文,聲音清脆響亮。額上有三道午時的紋路,共十二行。他的雙手不用尋常手段就能掌握文章的精髓。他深諳天地間的隂陽之道,從石頭般的低賤轉變爲金子般的高貴,自由地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神秘人物的三次變化,每次變化都伴隨著能力的提陞和身份的轉變。通過“出胎墮地能居牀”和“郃口誦經聲瑯瑯”等生動描寫,展現了人物的超凡脫俗。詩中的“從石入金”和“翺翔”象征著從平凡到卓越的飛躍,表達了作者對變化和成長的贊美。整躰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神秘和哲理。

無名氏

隋朝佚名作者的統稱。 ► 6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