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春寒
仲春尚寒氣,林花無艶姿。
弊裘擁衰疾,風雨何淒其。
始雷彂東隅,霽牖陽光披。
㣲風草際動,落英池面移。
幽禽変圎吭,逰魚揚細鬐。
我病自此愈,泛舟溪水湄。
小輿指南盖,短笻問東毗。
機心不復有,髙蹈農與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弊裘(bì qiú):破舊的皮裘。
- 衰疾:衰弱生病。
- 悽其:寒涼的樣子;淒涼。
- 東隅(yú):東方。
- 霽牖(jì yǒu):雨停後晴朗的窗戶。霽,雨停止,天放晴;牖,窗戶 。
- 圓吭(háng):圓潤的歌喉。吭,喉嚨。
- 鬐(qí):魚鰭。
- 湄(méi):岸邊。
- 小輿(yú):輕便的轎子。
- 筇(qióng):竹杖。
- 機心:機巧功利之心。
- 高蹈:指隱居。
- 農與羲(xī):指神農氏和伏羲氏,代表上古質樸純真、悠然自在的生活時代。
翻譯
仲春時節依舊寒氣逼人,林中的花朵都沒有豔麗的姿態。我裹着破舊的皮裘,正被衰弱的病體困擾,風雨交加,那寒涼是多麼讓人難受。東邊開始響起雷聲,雨過天晴後陽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微風在草間輕輕拂動,飄落的花瓣在池面上移動。幽靜處的鳥兒發出圓潤的啼聲,水中的游魚擺動着細細的魚鰭。我的病從此漸漸痊癒了,坐着小船在溪水邊遊玩。坐着小轎子指向南山,拄着短竹杖去探尋東邊的風景。心中再也沒有機巧功利的心思了,只想像上古時代的人們一樣,去過悠然自得的隱居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病中經歷春寒到逐漸痊癒後的所見所感。開篇通過「仲春尚寒氣,林花無豔姿」展現春寒料峭時萬物的蕭索,暗示自己病中的不佳狀態。 「弊裘擁衰疾,風雨何悽其」進一步通過生病的自己裹着破裘面對悽風苦雨,渲染出悲涼的氛圍。之後「始雷發東隅……游魚揚細鬐」幾句,從雷聲響起到晴日初照,再到微風、落花、飛鳥、游魚,描繪出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復甦圖,展現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從這些細緻的描寫中不僅能感受到作者對自然變化的敏銳捕捉,也能體會出隨着自然景象的轉變,作者心情逐漸好轉。「我病自此愈,泛舟溪水湄」點明病情好轉後開始外出遊樂,最後 「機心不復有,高蹈農與羲」 作者表達了要摒棄世俗功利之心,嚮往迴歸自然、過上質樸隱居生活的願望,昇華了詩歌的主題,展現出作者心境上的超脫和對寧靜自然的追求 。整首詩情景交融,通過自然景色的變化反映出作者身心的變化歷程,情感細膩且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