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鵲橋仙:詞牌名,源於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傳說,多用於寫愛情。
- 槐根夢覺:槐樹下醒來,比喻從夢境中回到現實,暗示時光流逝。
- 瓜田歲暮:瓜田是指種瓜的地方,歲暮指一年的末尾,這裏暗示歲月的更迭。
- 長安遷客:長安,古代中國的一個都城,這裏代指京城的流放者或貶謫者。
- 朱崖:紅色的懸崖,常用來象徵朝廷或權力中心。
- 煙霄失路:形容處境艱難,無法找到出路。
- 西州芍藥:西州,地名,這裏指遠方的美好事物;芍藥,一種美麗的花卉,象徵美麗和情感。
- 瓊樹:珍貴的樹木,這裏形容南方的美景。
- 蒺藜:一種帶刺的植物,象徵艱難險阻。
- 雲窗月戶:描繪高雅的居所,有云霧繚繞,月光照亮窗戶。
翻譯
從夢境中醒來,發現槐樹下已是歲末,滿頭白髮又添了許多新斑。在京都的失意者遙望着紅色懸崖,彷彿失去了通往權力之路的方向。 遠方西州的芍藥花,南方如瓊樹般的美景,香氣瀰漫在窗戶和月光下。即使在長滿蒺藜的沙地上,野花也能綻放,也算是在春風中度過了美好一瞬。
賞析
這首《鵲橋仙》通過元好問的筆觸,展現了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轉。詩人以「槐根夢覺」和「瓜田歲暮」描繪出歲月匆匆,人生如夢的感慨。長安遷客的失意與迷茫,象徵了人生的困境和挫折。而「西州芍藥,南州瓊樹」則寄寓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即便在艱苦的環境中,如「蒺藜沙上野花開」,也能尋找到生活的美好。整首詞意境深遠,富有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活複雜情感的細膩刻畫。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