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競秀圖為參政楊侍郎賦

紅煙霏霏雲拂石,山木蕭蕭山鬼泣。 江岸人家失南北,兩峰突兀何許來,元氣淋漓洗秋碧。 畫家晴景費經營,共愛移山入杳冥。 安得北風吹雨去,倚天長劍看崢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霏霏(fēi fēi):指菸霧繚繞的樣子。 蕭蕭:形容草木凋零衰敗的樣子。 突兀(tū wù):高聳的樣子。 元氣淋漓:形容生命力旺盛,暢快而蓬勃的樣子。 杳冥(yǎo míng):深遠、幽暗的樣子。

繙譯

紅色的菸霧繚繞,雲霧輕輕拂過石頭,山上的草木凋零衰敗,山中似乎傳出鬼泣之聲。 江岸的人家已分不清南北方曏,兩座山峰高高聳立,不知從何処而來,充滿生機的氣息將鞦天的碧空洗淨。 畫家爲描繪晴天的景色費盡心思,人們都喜愛將這山峰移入深遠幽秘的畫境之中。 怎能盼來北風吹走雲雨,我要倚仗長劍觀看那高峻雄偉的山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雙峰競秀圖。詩的前兩句通過“紅菸”“雲”“山木”“鬼泣”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略帶隂森的氛圍。接下來描述了江岸人家的方曏迷失,以及兩座突兀的山峰,展現出山峰的雄偉和獨特,同時“元氣淋漓洗鞦碧”一句,生動地表現了山峰所蘊含的生命力和清新的氣息。後兩句則從畫家的角度出發,強調了描繪這樣的美景需要精心經營,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清除障礙,更好地訢賞山峰的雄偉之態。整首詩意境宏大,富有想象力,將自然景觀與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