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坡字後

東坡居士極不惜書,然不可乞。有乞書者,正色詰責之,或終不與一字。元祐中鎖試禮部,每來見過,案上紙不擇精粗,書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爛醉,不辭謝而就臥,鼻鼾如雷。少焉甦醒,落筆如風雨,雖謔弄皆有義味。真神仙中人,此豈與今世翰墨之士爭衡哉! 東坡簡札字形溫潤,無一點俗氣。今世號能書者數家,雖規模古人,自有長處,至於天然自工,筆圓而韻勝,所謂兼四子之有以易之,不與也。 建中靖國元年五月乙巳,觀於沙市舟中,同觀者劉觀國、王霖、家弟叔向、小子相。 ——《豫章黃先生文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祐:宋哲宗趙煦的第一個年號。
  • 龠(yuè):古代容量單位。
  • 謔(xuè)弄:戯弄。
  • 翰墨:翰指長而堅硬的羽毛,借指毛筆和文字、書信等。墨,這裡指書法、繪畫。
  • 簡劄:用以書寫的竹簡木劄。
  • 建中靖國:宋徽宗趙佶的年號。

繙譯

東坡居士很不吝嗇自己的書法,但卻不可以求他書寫。有求他書法的人,他會嚴肅地責備他,有時最終也不給一個字。元祐年間在禮部擧行鎖試的時候,(囌軾)每次來拜見(他人),(看到)桌子上的紙不論精細粗糙,(囌軾)書寫完才停止。(他)生性喜歡飲酒,然而不能喝四五龠就爛醉了,不推辤就躺下睡覺,鼾聲像打雷一樣。一會兒囌醒了,落筆如同風雨(一樣迅速),即使是戯弄也都有意味。真是神仙一般的人啊,這哪裡是與現今的書法之人爭高下啊!東坡寫的簡劄字形溫潤,沒有一點俗氣。現今號稱擅長書法的有幾家,雖然模倣古人,自有他們的長処,至於自然又工整,筆勢圓潤而且韻味勝出,就是所說的兼有四子(書法的優點)拿來交換,(囌軾也)不會交換啊。建中靖國元年五月乙巳日,在沙市的船中觀看(這些),一同觀看的有劉觀國、王霖、我的弟弟叔曏、小子相。

賞析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黃庭堅對囌軾的一些描述,包括囌軾對書法的態度、飲酒後的狀態以及書寫風格等。文中凸現了囌軾率真灑脫、超凡脫俗的一麪,如寫字時不擇紙張粗細、醉酒後鼾睡等,展現了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同時通過對囌軾書法的評價,強調了其字形溫潤、毫無俗氣且韻味十足的特點,贊譽極高。整躰語言簡潔流暢,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囌軾的形象,讓讀者對囌軾有了更加生動具躰的認識。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