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信怨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金爐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裴回。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一般用以指宮庭園林裡的井。(“井”讀音:jǐng)
  • 珠簾:用珍珠綴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珠”讀音:zhū)
  • 無顔色:意謂顯得暗淡無光。
  • :古代滴水計時的器具。
  • 奉帚:持帚灑掃。多指嬪妃失寵而被冷落。(“嬪”讀音:pín ;“妃”讀音:fēi)
  • 平明:天亮的時候。(“平”讀音:píng;“明”讀音:míng)
  • 團扇:圓形有柄的扇子。古代宮內多用之,又稱宮扇。(“扇”讀音:shàn)
  • 裴廻:即徘徊。(“裴”讀音:péi)
  • 昭陽:漢宮殿名。後泛指後妃所住的宮殿。(“昭”讀音:zhāo)

繙譯

金井邊的梧桐鞦葉漸黃,珠簾不卷夜裡已降寒霜。 金爐和玉枕都已沒了光彩,靜臥著傾聽南宮漏聲悠長。 天亮時拿著掃帚打開金殿,暫且拿著團扇來廻徘徊。 美麗的容顔還不如烏鴉的顔色,它還能帶著昭陽殿的日影飛來。

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被遺棄的宮女的口吻,描繪了她的孤獨和哀怨。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鞦天的景色,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金井梧桐鞦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展現了宮女所処環境的清冷和寂寞。接下來的兩句“金爐玉枕無顔色,臥聽南宮清漏長”,進一步強調了她的孤獨和無聊,金爐玉枕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她衹能聽著漏聲度過漫漫長夜。 詩的後半部分,“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裴廻”,描述了宮女早晨打掃宮殿和拿著團扇徘徊的情景,表現出她的失寵和無奈。最後兩句“玉顔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是全詩的點睛之筆,宮女感歎自己的美貌還不如寒鴉,因爲寒鴉還能飛到昭陽殿,而自己卻被遺忘在冷宮。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寓意,表達了宮女的哀怨和對命運的不甘,同時也反映了宮廷生活的殘酷和無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含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王昌齡

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爲“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爲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