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磯(jī):水邊突出的巨大岩石。
- 筇(qióng):竹名,古人用它做手杖,這裏代指手杖。
- 匯外:匯指彙集之水,匯外可理解爲洞庭湖之外。
翻譯
嶽州城高聳入雲,下接突出的石磯,城頭上整日都沐浴在明亮的陽光之中 。我獨自拄着手杖,在落日餘暉裏,彷彿與千里之外的天地融爲一體,四周唯有清澈的湖水和湛藍的天空。衡山一帶的山巒從衡陽開始都向北延伸,大雁飛過洞庭湖後卻繼續往南方飛去。人們悠閒地欣賞着湘江上美好的景緻,而我卻在這美景中,帶着新生出的白髮回去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嶽州城上雄渾壯闊又不乏悠悠情思的景象。開篇「高接雲霄下石磯,城頭終日敞清暉」,就以宏大的視角展示了嶽州城的雄偉地勢,高聳與雲霄相接,下臨石磯,且整日都有陽光照耀,給人一種開闊、明亮之感。頷聯「孤筇落照同千里,白水青天各四圍」,詩人通過獨拄手杖置身於落日餘暉,與廣闊天地相融,以及澄澈湖水與藍天圍合,構建出一幅空靈、孤寂又遼遠的畫面,盡顯天地的浩瀚和個人的渺小,流露出幾分孤獨。頸聯「山自衡陽皆北向,雁過匯外更南飛」,寫衡山山脈的走向和大雁的南飛,山河與候鳥的意象,暗藏着時光流轉與人生行蹤的隱喻,增添了自然的悠遠和生命的動態。尾聯「人閒好景湘波上,卻照新生白髮歸」,在優美的湘景中,詩人由觀景的愜意轉入對自身年華老去的感慨,將悠然的美景與遲暮的愁思相互映襯,讓整首詩既有對自然景緻的傾心描繪,又飽含了深沉的人生感嘆,情景交融,韻味悠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