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孟君復能靜使君二首

· 方回
細玩包瓜以杞爻,俊人肯與禿翁交。 公侯復始須廊廟,爾汝忘形未草茅。 各誦新詩針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膠。 一樽百尺樓頭酒,玄白無心賦解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細玩:仔細品味。
  • 包瓜:指包裹着瓜果的布袋,比喻隱含的智慧或深意。
  • 杞爻:杞國的爻辭,指《易經》中的卦辭。
  • 俊人:才智出衆的人。
  • 禿翁:自謙之詞,指自己年老無用。
  • 公侯復始:指貴族或高官重新開始,即重新擔任重要職務。
  • 廊廟:指朝廷或國家大事。
  • 爾汝忘形:彼此忘卻形骸,指親密無間。
  • 草茅:指平民百姓。
  • 針遇芥:比喻心意相通,如同針尖遇到芥子。
  • 古道:古代的道德和行爲準則。
  • 漆投膠:比喻關係牢固,如同漆與膠的結合。
  • :古代盛酒的器具。
  • 百尺樓頭:高樓之上,形容地點高遠。
  • 玄白無心:指心無雜念,純真無邪。
  • 賦解嘲:作詩以自嘲或嘲諷他人。

翻譯

我仔細品味着包瓜中的杞國爻辭,才智出衆的人怎會與無用的老翁交往? 公侯們重新開始處理國家大事,而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卻親密無間。 我們相互朗誦着新詩,心意相通如同針尖遇到芥子,共同追求古代的道德準則,關係牢固如同漆與膠的結合。 在高樓之上,我們舉杯共飲,心中無雜念,純真無邪,無需作詩自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厚情誼的珍視,以及對古代道德準則的嚮往。詩中通過比喻和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才智的讚賞,以及對彼此間親密無間關係的珍視。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古代道德準則的追求,以及對純真無邪心境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道德的崇高追求。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