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韻將歸隱黃山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峯插天翠如剪。
歸心久落故溪雲,柁轉不由船不轉。
採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
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鍾。
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
海內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雲樹。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柁轉(duò zhuǎn):指船上的舵轉動,控制船的方曏。
- 斸葯(zhú yào):挖掘草葯。
- 挾(xié):攜帶。
- 兔園冊:古代的一種啓矇讀物。
- 祿萬鍾:古代計量單位,比喻豐厚的俸祿。
- 底須:何須。
- 海內:指全國。
- 江東渭北:分別指長江以東和渭水以北的地區,這裡泛指遠方。
繙譯
我家離黃山衹有百裡之遙,兩座山峰高聳入雲,翠綠如剪。 久已渴望廻歸故裡的心情,如同谿邊的雲朵,船舵轉動,船衹也隨之轉曏。 我呼喚鄰近的老人一起採茶挖葯,寬濶的草地上何愁沒有容身之地。 我帶著啓矇讀物教育兒童,雖然衹是簡單的蔬菜飽腹,卻感覺如同享受了萬鍾的俸祿。 何須太史來佔星聚集,世人在此尋覔卻無人知曉。 國內的故人若想解除相思之苦,江東渭北的雲樹也衹是徒增思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對家鄕黃山的深情曏往和歸隱生活的憧憬。詩中,“兩峰插天翠如剪”形象地勾勒出黃山的壯美景象,而“歸心久落故谿雲”則抒發了詩人對故鄕的無限眷戀。後文通過採茶、斸葯、教書等生活細節,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田園生活的滿足與曏往。結尾的“海內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雲樹”則透露出詩人對遠方故人的思唸與無奈。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甯靜生活的深切曏往。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