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怨

· 方鳳
白日欲落何王宮,腥雲頹樹生烈風。 獼猱幾年爭聚族,飢蟒獰猙攫人肉。 熊豨肆毒夜橫行,刺蛆刲血多飛鼪。 螢尻吐燄大如鶩,照見女鬼迎新故。 寒更鴟吻空哀哀,誰能化鶴還歸來。 山都冶夷總難記,妖狐吹火月墮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獼猱(mí náo):獼猴。
  • 獰猙(níng zhēng):兇惡的樣子。
  • (jué):抓取。
  • 熊豨(xióng xī):熊和野豬。
  • 刺蛆(cì qū):一種寄生蟲。
  • (kuī):割取。
  • 飛鼪(fēi shēng):飛鼠。
  • 螢尻(yíng kāo):螢火蟲的尾部。
  • (yàn):火焰。
  • (wù):鴨子。
  • 寒更(hán gēng):寒冷的夜晚。
  • 鴟吻(chī wěn):古代建築屋脊兩端的裝飾物,形似鴟鳥的嘴。
  • 山都(shān dū):山中的居民。
  • 冶夷(yě yí):指野蠻的人。
  • 妖狐(yāo hú):傳說中的狐狸精。

翻譯

太陽即將落下,這是哪位王者的宮殿?腥臭的雲霧和枯萎的樹木間,猛烈的風在呼嘯。 獼猴們多年來一直爭鬥不休,飢餓的蟒蛇兇惡地抓取人的肉體。 熊和野豬在夜間肆意橫行,寄生蟲割取血液,許多飛鼠在空中飛舞。 螢火蟲的尾部像鴨子一樣大,吐出火焰,照亮了女鬼迎接新舊交替的場景。 寒冷的夜晚,屋脊上的鴟吻哀鳴,誰能化作鶴飛回這裏? 山中的居民和野蠻的人總是難以記住,妖狐吹起火焰,月亮墜落地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荒涼、恐怖的宮殿景象,通過生動的意象和強烈的語言,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歷史滄桑感和對往昔輝煌的哀悼。詩中「腥雲頹樹」、「獼猱爭聚」、「飢蟒獰猙」等詞句,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末世景象,而「寒更鴟吻空哀哀」則抒發了對逝去輝煌的無盡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逝去時代的追憶。

方鳳

宋元間婺州浦江人,一名景山,字韶卿(韶父),號巖南。宋末恩授容州文學,入元不仕。善爲古今詩,不緣雕琢,體裁純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