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手拈(niān):手中拿着。
- 老筆:指經驗豐富、技藝高超的筆法。
- 眇詞場:指在文學領域中獨樹一幟,超越衆人。
- 餘子:其他人。
- 頡頏(xié háng):原指鳥飛上飛下的樣子,比喻爭鬥或競爭。
- 前身:前世。
- 賀白:指唐代詩人賀知章和白居易,代表高水平的文學成就。
- 蘇黃:指宋代文學家蘇軾和黃庭堅,也是文學巨匠。
- 片文:指短小的文章或詩句。
- 一第:指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
- 天取償:指天意或命運的安排。
- 造物:指創造萬物的主宰,即天意。
- 二郎:指李僉判,此處用作尊稱。
- 立身:指樹立名聲或地位。
- 名揚:名聲遠揚。
翻譯
手中拿着老練的筆,在文學領域中獨樹一幟,其他人怎敢與之競爭。 懷疑他的前世是真正的賀知章和白居易,不然今世又像是蘇軾和黃庭堅。 他寫的短文一落筆,人們爭相誦讀,科舉考試的第一名似乎是天意未償。 造物主卻讓這位二郎成就非凡,不僅立身有成,而且名聲遠揚。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李僉判的文學才華和成就,將其比作歷史上的文學巨匠賀知章、白居易、蘇軾和黃庭堅。詩中「手拈老筆眇詞場」展現了李僉判在文學領域的卓越地位,「片文落處人爭誦」則描繪了其作品廣受歡迎的情景。通過對比歷史上的文學大家,詩人強調了李僉判的非凡才華和天意所賜的成功,表達了對李僉判的極高評價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