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賓暘桂枝塘
吳越茲上游,一江貫千山。
山峻江更急,力耕雲霧間。
民窮實可憫,俗儉無與班。
甕灌既已拙,鬥糴彌足嘆。
十日天不雨,魃也肆厥奸。
吾昔忝長吏,郡圖朝夕看。
水源淺易涸,無地施防關。
此陂築千所,歲事或苟完。
幽人採荷衣,堤岸窮躋攀。
更覺滄浪篇,萬頃吹波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作詩。
- 賓暘: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桂枝塘: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吳越:古代國名,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
- 茲:這裏。
- 上游:河流的上游部分。
- 力耕:辛勤耕作。
- 雲霧間:形容山高雲深的地方。
- 俗儉:風俗簡樸。
- 無與班:無法與之相比。
- 甕灌:用甕盛水灌溉。
- 鬥糴:用斗量米。
- 魃:古代傳說中的旱神。
- 忝:謙辭,表示自己有愧於。
- 長吏:古代對地方長官的通稱。
- 郡圖:郡縣的圖冊。
- 朝夕看:早晚查看。
- 涸:乾涸。
- 防關:防水的關卡。
- 陂:池塘。
- 歲事:一年的農事。
- 苟完:勉強完成。
- 幽人:隱士。
- 採荷衣:採摘荷葉做衣服,形容隱士的生活。
- 滄浪篇:指《楚辭·漁父》中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 波瀾:波濤。
翻譯
在吳越之地,這裏位於江河的上游,一條大江貫穿了千山萬嶺。山勢險峻,江水湍急,人們在這雲霧繚繞的山間辛勤耕作。這裏的民衆生活困苦,實在令人同情,而風俗簡樸,無法與其他地方相比。用甕盛水灌溉顯得笨拙,用斗量米更是令人嘆息。如果十天不下雨,旱神就會肆虐。我曾有愧於擔任地方長官,早晚查看郡縣的圖冊。水源淺顯易幹,沒有地方可以設置防水的關卡。如果這裏能築起千個池塘,或許一年的農事能勉強完成。隱士採摘荷葉做衣服,沿着堤岸艱難攀登。這時更能感受到《滄浪篇》中的意境,萬頃波濤翻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越地區山峻江急的自然環境,以及民衆的艱辛生活。詩人通過對力耕雲霧間、甕灌鬥糴等細節的刻畫,表達了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同時,詩中「幽人採荷衣」等句,展現了隱士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與滄浪之水的波瀾壯闊相映成趣,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