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至節以病晚起走筆戲書紀事排悶十首

· 方回
遇節何其窘,治家乃爾難。 谷生舂苦碎,薪貴竈嫌寬。 病體危狼狽,時情畏觸蠻。 擁衾聞客至,強整舊衣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未至節:指癸未年的冬至節日。
  • :困窘,困難。
  • 治家:管理家務。
  • 谷生舂苦碎:穀物在舂米時碎得厲害,指糧食加工困難。
  • 薪貴竈嫌寬:柴火昂貴,而竈臺卻顯得太寬,指燃料成本高而利用不充分。
  • 病體危狼狽:身體病重,處境艱難。
  • 時情畏觸蠻:時局動盪,害怕觸怒權貴。
  • 擁衾:裹着被子。
  • 強整舊衣冠:勉強整理舊時的衣帽,準備見客。

翻譯

在癸未年的冬至節日,我因爲生病而晚起,用筆寫下這首詩來記錄和排遣心中的鬱悶。家中過節是多麼的困難,管理家務也是如此不易。穀物在舂米時碎得厲害,柴火昂貴而竈臺卻顯得太寬。我這病重的身體處境艱難,時局動盪,害怕觸怒權貴。裹着被子聽到客人來訪,只得勉強整理舊時的衣帽迎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冬至節日因病晚起的情景,通過「谷生舂苦碎」和「薪貴竈嫌寬」等細節,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生活的艱辛。詩中「病體危狼狽」和「時情畏觸蠻」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自身的無奈。最後「擁衾聞客至,強整舊衣冠」則展現了作者在困境中仍保持的禮節和尊嚴。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反映了元代士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感受。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