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方回
夏葵時丹卉,秋菊培金蕤。 曷不蓻菽粟,猶足療調飢。 曰予心不然,求飽何黨之。 傾日與傲霜,志定節不移。 懷古睇此物,聊足慰我思。 不見恩澤侯,崇侈事臺池。 失勢一蹉跌,書堂荊棘滋。 豈復有緋紫,走趨列賓墀。 小圃異金谷,應無墜樓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和別人的詩,並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夏葵:向日葵,因其向陽而得名。
  • 丹卉:紅色的花朵。
  • 秋菊:秋天的菊花。
  • 培金蕤:培養出金黃色的花蕊。
  • 曷不:何不。
  • 蓻菽粟:種植豆類和穀物。
  • 療調飢:解決飢餓。
  • 曰予:說我。
  • 黨之:偏愛。
  • 傾日:向日葵的別稱,因其向日而得名。
  • 傲霜:指菊花,因其能在霜降後依然盛開。
  • :斜視,此處指觀賞。
  • 恩澤侯:指有權勢的貴族。
  • 崇侈:奢侈。
  • 臺池:高臺和池塘,指豪華的園林。
  • 蹉跌:跌倒,比喻失勢。
  • 荊棘滋:荊棘叢生,比喻荒廢。
  • 緋紫:指官服的顏色,緋爲紅色,紫爲紫色,代指官員。
  • 賓墀:宮殿的臺階,代指朝廷。
  • 金谷:指金谷園,晉代富豪石崇的花園,後因石崇失勢而荒廢。
  • 墜樓悲:指石崇的寵姬綠珠因石崇失勢而跳樓自殺的悲劇。

翻譯

夏天的向日葵開着紅色的花朵,秋天的菊花培養出金黃色的花蕊。何不種植豆類和穀物,也足以解決飢餓。我說我並不偏愛這些,尋求飽足又有何偏愛呢。向日葵向着太陽,菊花傲然面對霜降,它們的意志堅定,節操不變。我觀賞這些植物,只是爲了稍稍安慰我的思緒。不見那些有權勢的貴族,他們奢侈地建造高臺和池塘。一旦失勢跌倒,他們的書堂就會變得荊棘叢生。哪裏還會有穿着官服的官員,在朝廷中奔走趨附。我的小園與金谷園不同,應該不會有墜樓的悲劇發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夏葵和秋菊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權勢富貴的淡漠。詩中,「傾日與傲霜」形象地描繪了向日葵和菊花的特性,同時也隱喻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高潔的品格。後文通過對「恩澤侯」和「金谷」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於權勢的疏離感,以及對於個人小園寧靜生活的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