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五日所乘小驄不起

· 方回
瘦骨如山老病驄,圉邕治藥竟無功。 豈徒倜儻權奇惜,曾與艱難險阻同。 萬里風沙來往外,十年賓旅送迎中。 □□一失真難得,寧少人間女頰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圉邕(yǔ yōng):古代指養馬的人。
  • 倜儻(tì tǎng):形容人豪爽、灑脫不拘。
  • 權奇:奇特,非凡。
  • 賓旅:指旅途中的客人。
  • □□:此處原文缺失兩字。
  • 女頰紅:指年輕女子的面頰紅潤,這裏比喻珍貴而難以再得的事物。

翻譯

這匹瘦弱的病馬,骨架如山一般,老病交加,養馬人盡力治療卻始終無效。不只是因爲它的豪爽灑脫和非凡氣質令人惋惜,更因爲它曾經與我一同經歷了艱難險阻。它曾在萬里風沙中來回奔波,也在十年的旅途中送迎無數的客人。如果它真的失去了,那將是真正的難以再得,這比人間難得的女子紅潤面頰還要珍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一匹老病馬的描寫,表達了對它忠誠與堅韌的讚美以及對其即將逝去的深深惋惜。詩中,「瘦骨如山」形象地描繪了馬的病態,而「圉邕治藥竟無功」則突顯了治療的無效和馬的無奈。後文通過回憶馬的過往經歷,強調了它不凡的價值和與詩人共同經歷的情感紐帶。結尾的比喻則深刻表達了失去這匹馬的遺憾,將其比作難以再得的人間珍寶,情感深沉而真摯。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