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吊吟四首

· 方回
險有不可測,能有不可恃。 善泅狎波濤,篙工死於水。 歙南百里許,有灘一何駛。 昨日索我書,辭我庭下跪。 明日淪小舟,膚髮飫饘鮪。 寄言得志者,徼倖未必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善泅(qiú):擅長遊泳。
  • (xiá):親近而不莊重,這裡指熟悉。
  • 篙工:撐船的人。
  • 歙南:地名,今安徽省歙縣以南。
  • 百裡許:大約一百裡。
  • 一何:多麽。
  • :快速。
  • :告別。
  • (yù):飽食。
  • 饘鮪(zhān wěi):指粗糙的食物。
  • 徼倖(jiǎo xìng):僥幸。

繙譯

危險有不可預測的深度,能力有不可依賴的時候。擅長遊泳的人熟悉波濤,但撐船的人卻死於水中。歙縣以南大約一百裡的地方,有一個多麽快速的灘。昨天他曏我索要書法作品,在庭院下跪告別我。明天他的小船將沉沒,他的皮膚和頭發將飽食粗糙的食物。告訴那些得意的人,僥幸未必是好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個擅長遊泳的篙工最終死於水的故事,警示人們即使擁有某種技能或優勢,也不應過分依賴或自滿。詩中提到的“險有不可測,能有不可恃”深刻地表達了世事無常和人生不可預測的哲理。後文通過具躰的場景描寫,進一步強化了這一主題,提醒人們在得意時也要保持謙遜和警惕,因爲僥幸和自滿可能會帶來不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性和警示意義。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