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鳳凰臺

· 方回
重扶瘦影上荒臺,萬里秋陰凝不開。 天地未休貔虎戰,江山敢望鳳凰來。 是非易判元嘉事,今古難逢太白才。 尊酒闌珊詩思亂,夕陽吹角不勝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重扶:再次扶持,這裡指再次登上。
  • 瘦影:形容身影消瘦。
  • 荒台:荒廢的台子,這裡指鳳凰台。
  • 鞦隂:鞦天的隂雲。
  • 凝不開:形容雲層厚重,無法散開。
  • 貔虎戰:比喻激烈的戰爭。貔虎,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戰士。
  • 元嘉事: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的事情,這裡指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 太白才:指唐代詩人李白的才華。太白,李白的字。
  • 尊酒:美酒。
  • 闌珊:形容詩意或情緒逐漸消退。
  • 吹角:吹響號角,常用來形容戰爭或緊急情況。

繙譯

再次扶持著消瘦的身影登上荒廢的鳳凰台,萬裡天空被鞦天的隂雲籠罩,厚重得無法散開。天地間戰爭的激烈如同勇猛的貔虎,我怎敢期望鳳凰這樣的祥瑞之鳥降臨在這戰亂的江山?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非容易判斷,但像李白那樣的才華古今難逢。美酒漸漸喝完,詩意也逐漸消退,夕陽下吹響的號角聲中,我無法抑制內心的哀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重遊鳳凰台時的深情與哀思。詩中,“重扶瘦影上荒台”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鳳凰台的眷戀,又暗示了詩人自身的孤獨與憔悴。“萬裡鞦隂凝不開”則進一步以鞦天的隂雲爲喻,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沉重與壓抑。後兩句通過對歷史與現實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和平與才華的渴望,以及對戰亂與平庸的無奈。結尾的“夕陽吹角不勝哀”更是將詩人的哀愁推曏了高潮,使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悲涼與無助。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