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灰心: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 癡拙:愚笨,不靈活。
- 老成:成熟穩重。
- 談世事:談論社會事務。
- 不要時名:不追求當時的名聲。
- 偶後:偶然之後。
- 餘:同「餘」,剩餘。
- 拊髀:拍打大腿,表示驚訝或激動。
翻譯
志向遠大卻終究顯得愚笨,年紀漸長自然變得成熟穩重。 口中不再談論世間的瑣事,身體也不再追求一時的名聲。 偶然間發現其他人已經去世,而我還有幾天的生命。 心灰意冷或許已是必然,拍打大腿也不必過於驚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反思和淡泊名利的態度。詩中,「志大終癡拙」一句,既是對自己早年志向的回顧,也透露出對現實無奈的感慨。而「年衰合老成」則展現了隨着年齡增長,心態的轉變和成熟。後兩句「口無談世事,身不要時名」更是直接表明了詩人對世俗的超然態度。最後兩句「灰心良已是,拊髀未須驚」則是在安慰自己,面對生命的無常,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不必過於驚訝或激動。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超然和豁達。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 》 —— [ 元 ] 方回
- 《 五月十一日早問政山房三首 》 —— [ 元 ] 方回
- 《 題王義之雲隱 》 —— [ 元 ] 方回
- 《 改白雲庵疏語爲李道大 》 —— [ 元 ] 方回
- 《 至後承元煇見和複次韻書病中近況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二首 》 —— [ 元 ] 方回
- 《 大衍易吟四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戊戌元日三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