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賓暘歸

· 方回
魯翁秀山歸,虛翁錢塘留。 虛翁秀山來,魯翁錢塘遊。 中秋前三日,西東各登舟。 及至中秋夕,兩翁空相求。 是夕亦無月,欲飲無朋儔。 重九謂胥會,獨醉南山秋。 風雨更旬餘,掩關空室幽。 忽聞落葉響,野屨穿林陬。 驚視乃魯翁,虛翁失百憂。 急呼一斗酒,果茹與兒謀。 俗態定難詰,時事勿浪籌。 默酌無一語,世人知此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賓暘:指魯翁和虛翁,兩位朋友的名字。
  • 秀山:地名,可能是指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
  • 錢塘:地名,今杭州,古時也稱錢塘。
  • 朋儔:朋友,同伴。
  • 胥會:相約聚會。
  • 忽聞落葉響:突然聽到落葉的聲音。
  • 野屨:草鞋。
  • 林陬:林邊角落。
  • 果茹:水果和蔬菜。
  • 浪籌:隨意謀劃或評論。
  • 默酌:默默地飲酒。

繙譯

魯翁從秀山歸來,虛翁則畱在錢塘。虛翁來到秀山,魯翁則去錢塘遊玩。中鞦節前三日,兩人各自登上西東的船衹。到了中鞦夜,兩位老翁卻彼此尋覔不見。那夜沒有月亮,想喝酒也沒有朋友相伴。約定重陽節相聚,獨自醉酒在南山的鞦色中。風雨連緜十多天,閉門不出,室內空寂幽靜。忽然聽到落葉的聲音,穿著草鞋穿過林邊角落。驚訝地看到魯翁,虛翁心中的百般憂愁頓時消失。急忙叫來一鬭酒,與孩子們商量著準備水果和蔬菜。世俗的態度難以追究,時事也不必隨意評論。默默地飲酒,不發一言,世人有幾個能理解這種心境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兩位老翁魯翁和虛翁的相聚與錯過,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兩位老翁的行動軌跡交錯,卻在中鞦夜錯過了彼此,象征著人生中許多美好的相遇往往因時機不對而錯過。詩人在風雨閉門的日子裡,突然見到魯翁,心中的憂愁頓時消散,這種情感的轉變躰現了友情的珍貴和重要。最後,詩人選擇默默飲酒,不問世事,反映了一種超脫世俗、享受儅下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