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方太初三首

· 方回
秋崖元不死,夢寐想儀刑。 縱使長鬆倒,終殊衆草零。 羣兒奪朱紫,之子出藍青。 可惜科場廢,難徼筆硯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鞦崖:指方太初,人名。
  • :通“原”,原本,本來。
  • 夢寐:睡夢之中,形容非常想唸。
  • 儀刑:模範,榜樣。
  • 縱使:即使。
  • 長松:高大的松樹,比喻方太初的高尚品質。
  • :倒下,比喻遭遇不幸。
  • :不同。
  • 衆草:普通的草,比喻普通人。
  • :凋零,衰敗。
  • 群兒:衆人,普通人。
  • 奪硃紫:爭奪高官顯位。硃紫,古代高官的服色。
  • 之子:這個人,指方太初。
  • 出藍青:比喻超越前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可惜:令人惋惜。
  • 科場:科擧考試的場所。
  • :廢除,停止。
  • 難徼:難以祈求,難以得到。
  • 筆硯:文具,代指文才。

繙譯

方太初本就不朽,我夢中都想著他的榜樣。 即使高大的松樹倒下,也與普通的草不同,不會凋零。 衆人爭奪高官顯位,而這個人卻超越了前人。 可惜科擧考試已經廢除,難以祈求得到文才的霛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方太初高尚品質和卓越才能的贊賞,以及對科擧制度廢除的遺憾。詩中,“長松”與“衆草”的對比,突出了方太初的非凡與堅靭;“出藍青”則形象地描繪了他的超越與卓越。末句對科場廢止的惋惜,透露出對時代變遷中人才無法通過傳統途逕得到認可的無奈。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