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科:法律條文。
- 海納河:形容酒量極大,能容納如海如河的酒。
- 阮:古代一種絃樂器,類似於琵琶。
- 燕歌:指北方的歌曲,這裏可能指歌曲的風格或內容。
翻譯
雖然無官職在身,又豈會畏懼觸犯法律,我的酒量之大,真能容納如海如河的酒。 人老了,自然對春天的景色感覺平淡,花開之時,最恨雨聲頻頻。 往日的伴侶如今都已不在,剩下的時光還能有多少呢? 再帶着殘餘的酒杯走向彎曲的小巷,小巷中的小姬彈着阮,和着燕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無官豈畏犯金科」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豁達不羈,也暗含了對現實的不滿。後文通過對春天景色和雨聲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憂慮。最後,詩人以飲酒聽歌的方式,試圖在殘餘的時光中尋找一絲慰藉,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八月十五日二十日兩至南山飲瀟灑亭 》 —— [ 元 ] 方回
- 《 丁亥生日紀事五首 》 —— [ 元 ] 方回
- 《 虛谷志歸十首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二首 》 —— [ 元 ] 方回
- 《 九月三日晚登秀亭分韻得七字 》 —— [ 元 ] 方回
- 《 送歙尉牛寶臣 》 —— [ 元 ] 方回
- 《 二月十六日夜獨酌思歸四首 》 —— [ 元 ] 方回
- 《 送方仲和信州學正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