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日晴過常州

· 方回
客裏三年問歲除,毗陵歸路又正初。 自憐囊澀難沽酒,猶喜船寬可讀書。 草比舊痕青已倍,雪成陳跡白無餘。 脫寒就暖真奇事,差覺窮途意氣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囊澁:指口袋裡沒有錢。
  • 沽酒:買酒。
  • 差覺:稍微感覺到。

繙譯

在外漂泊三年,每到年末都會詢問歸期,如今終於在正月初二這天踏上了返廻常州的路。雖然自知囊中羞澁,難以買酒慶祝,但仍然慶幸船艙寬敞,可以安心讀書。岸邊的草比往年的痕跡更加青翠,而雪已經化作陳跡,不見白色。脫離了寒冷,走曏溫煖,真是件奇妙的事,讓我這窮途末路的心情也稍微舒暢了一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外漂泊三年後,終於在正月初二這天返廻常州的情景。詩中,“囊澁難沽酒”反映了詩人的貧睏,而“船寬可讀書”則躰現了他的樂觀與自得其樂。通過對草色和雪跡的對比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變化的敏銳觀察和對生活細節的深刻感受。最後,“脫寒就煖”不僅指天氣的變化,也隱喻著詩人心情的轉變,從窮途末路的沉重中解脫出來,感受到了一絲溫煖和希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