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汪翔甫和西城呂全州見過四首

· 方回
驟見累侯印,遄聞趣相裝。 相期終古事,未用暫時香。 清論玉霏麈,高眠雷撼牀。 前魚又堪笑,紅袖泣龍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驟見:突然見到。
  • 累侯印:多次封侯的印信,指多次受到封賞。
  • 遄聞:迅速聽到。
  • 趣相裝:急忙準備行裝。
  • 相期:相約。
  • 終古事:長久的事情。
  • 暫時香:短暫的榮華。
  • 清論:清談,高雅的談論。
  • 玉霏麈:玉制的麈尾,古代用作拂塵,這裡指高雅的談論。
  • 高眠:高枕無憂的睡眠。
  • 雷撼牀:形容打雷聲大,震動牀鋪。
  • 前魚:比喻失寵或被遺棄的人。
  • 堪笑:可笑。
  • 紅袖泣龍陽:紅袖指美女,泣龍陽指美女哭泣,龍陽是戰國時期魏國的美男子,後用以指代美男子或男寵。

繙譯

突然見到多次封侯的印信,迅速聽到急忙準備行裝的消息。 我們相約的是長久的事情,不必在意短暫的榮華。 清雅的談論如同玉制的麈尾拂去塵埃,高枕無憂的睡眠中雷聲撼動牀鋪。 前魚又可笑,紅袖美女哭泣著,如同龍陽一般。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驟見累侯印”與“遄聞趣相裝”的急迫,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詩中“相期終古事,未用暫時香”一句,更是強調了詩人追求的是長久的價值而非短暫的榮華。後兩句以“清論玉霏麈,高眠雷撼牀”描繪了詩人高雅的生活狀態,而結尾的“前魚又堪笑,紅袖泣龍陽”則帶有諷刺意味,暗示了對權勢變遷和人情冷煖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