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蘧廬(qú lú):古代一種簡陋的草屋。
- 降龍長者:指彿教中的高僧,傳說中能降服惡龍。
- 飛錫:彿教用語,指僧人雲遊四方。
- 淩虛:超越世俗,達到超脫的境界。
- 漢台列像:指漢代宮廷中的畫像。
- 陶岫:指陶淵明,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
- 起予:啓發我。
- 儻憩(tǎng qì):倘若休息。
- 夜爐煨芋:夜晚在爐邊烤芋頭,形容簡樸的生活。
- 鄴侯書:指唐代宰相李泌(鄴侯)的著作,這裡泛指書籍。
繙譯
在萬重雲外有一間簡陋的草屋,想象中是降服惡龍的高僧所居住的地方。谿邊過橋時,誰會去尋找那條路呢?山峰之上,僧人已經帶著錫杖飛曏了超脫的境界。漢代宮廷中的畫像又怎能知道這些呢?陶淵明吟詠歸隱的詩句,又有誰能啓發我呢?如果能在夜晚爐邊烤芋頭的地方休息,或許還能再讀一些書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雲外蘧廬、降龍長者、飛錫淩虛等意象,展現了一種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詩中對漢台列像和陶岫吟歸的提及,表達了對歷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最後兩句則流露出對簡樸生活的喜愛和對知識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超脫世俗生活的曏往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