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秀亭五首

· 方回
醉翁亭記四時樂,我樂謂何寧不慚。 滿地落花供妓席,隔江殘雪認僧庵。 邦人解學推敲勢,野叟時同爾汝談。 盜賊猖狂兵革沸,誰憐此老苦中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醉翁亭記:指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文中描述了作者在醉翁亭中欣賞四時景色的樂趣。
  • 四時樂:指四季不同的樂趣。
  • 寧不慚: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 滿地落花供妓席:形容落花滿地,爲宴席增添了美感,妓席指宴席。
  • 隔江殘雪認僧庵:隔着江水,遠處的殘雪讓人辨認出對岸的僧人庵堂。
  • 邦人解學推敲勢:邦人指鄉里的人,解學指理解學問,推敲勢指推敲學問的深意。
  • 野叟時同爾汝談:野叟指鄉間的老人,爾汝談指親切地交談。
  • 兵革沸:兵革指戰爭,沸形容戰爭激烈。
  • 苦中甘:在苦難中找到的甜頭或安慰。

翻譯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描述了四季的樂趣,我所謂的樂趣又是什麼呢?難道不感到羞愧嗎?滿地的落花爲宴席增添了美感,隔江望去,殘雪讓人辨認出對岸的僧人庵堂。鄉里的人能理解學問的深意,鄉間的老人也時常與我親切交談。然而,盜賊猖狂,戰爭激烈,有誰會憐憫我這老者在苦難中找到的甜頭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醉翁亭記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所追求的樂趣與歐陽修的樂趣之間的對比和反思。詩中描繪的自然景色與人文交流,如滿地落花、隔江殘雪、邦人解學、野叟交談,都透露出一種寧靜而深沉的生活態度。然而,詩末的「盜賊猖狂兵革沸」則突顯了時代的動盪與個人的無奈,使得「苦中甘」更顯珍貴與哀愁。整首詩情感複雜,既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反映了他對現實苦難的深刻體驗。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