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莖蔓生。
- 莓苔:青苔。
- 羊叔子:即羊祜,西晉名將,以仁德著稱。
翻譯
在十月的第三天,我站在古老的峯巒和荒廢的臺地上,自嘲地笑着,像我這樣的衰弱老人,竟然又來到了這裏。奇怪的石頭更適合生長薜荔,枯萎的樹木上還允許寄生莓苔。四周的天空沒有牆壁,爲我提供了寫詩的視野,而萬古的空虛則只能通過酒杯來消解。我感到惆悵,遠比羊祜還要自愧不如,秋天的陰影即將降臨,角聲中帶着哀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荒涼的古壘上獨自思考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石怪更宜添薜荔,樹枯猶許寄莓苔」一句,既展現了自然界的頑強生命力,也隱喻了詩人對生命堅韌不拔的態度。結尾的「惆悵遠慚羊叔子,秋陰欲暮角聲哀」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哀愁,以及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自愧不如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人生體驗。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湖上喜晴 》 —— [ 元 ] 方回
- 《 店紿嘆 》 —— [ 元 ] 方回
- 《 雪中俞仲淵寄詩見懷次韻 》 —— [ 元 ] 方回
- 《 次韻賓暘張考塢觀茶花 》 —— [ 元 ] 方回
- 《 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汪翔甫和西城呂全州見過四首 》 —— [ 元 ] 方回
- 《 題一家清雅集送植芸胡直內 》 —— [ 元 ] 方回
- 《 元日小雨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