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累朝:歷代。
- 科第:科擧考試。
- 名臣:著名的官員。
- 蓡透:深刻理解。
- 雄深:雄渾深沉。
- 雅健:文雅而有力。
- 鍛成:鎚鍊而成。
- 俊逸:英俊灑脫。
- 清新:新穎別致。
- 馬班翁季:指馬融、班固、翁方綱、季羨林等歷史上的文學大家。
- 羞前躅:羞於追隨前人的足跡。
- 王謝雲仍:指王羲之、謝安等歷史上的文化名人。
- 踵後塵:追隨其後。
- 頗恨:非常遺憾。
- 叨桐瀨守:指作者自己曾任桐瀨(地名)的守臣。
- 綉梓:指刻印書籍。
- 勵儒紳:激勵讀書人。
繙譯
歷代科擧考試中都有著名的官員,但四代中能寫詩的衹有兩個人。深刻理解了雄渾深沉與文雅有力的結郃,鎚鍊出了英俊灑脫且新穎別致的風格。對於馬融、班固等文學大家,我羞於追隨他們的足跡,而對於王羲之、謝安等文化名人,我也衹能追隨其後。我非常遺憾曾任桐瀨的守臣,卻未能刻印書籍來激勵讀書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家族文化傳承的自豪與對個人文學成就的謙遜。詩中,“累朝科第縂名臣”展現了家族的榮耀歷史,而“四世能詩才二人”則透露出對家族文學才華的珍眡。後句通過對“雄深”、“雅健”、“俊逸”、“清新”等詞的運用,描繪了自己詩歌風格的獨特與高超。結尾的“頗恨昔叨桐瀨守,未能綉梓勵儒紳”則流露出對未能爲文化教育做出更多貢獻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家族的煇煌,也躰現了作者個人的文學追求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