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寓杭:在杭州居住。
- 長至:鼕至的別稱。
- 仁近仲實: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人寰:人間,人世。
- 彫零:凋零,指人去世。
- 喪亂:戰亂,社會動蕩。
- 野曝:在野外曬太陽。
- 黃道日:吉日,黃道吉日。
- 紫陽山:地名,可能是詩人曏往的地方。
- 晚節:晚年。
- 閒:同“閑”,空閑,安甯。
- 書劄:書信。
- 柴關:柴門,指簡陋的門戶,也指隱居的地方。
繙譯
在杭州居住已久,很久沒有寫詩了,鼕至後偶然賦詩懷唸歸鄕之情,共五首,獻給仁近仲實。
我的酒友和詩友遍佈人間,但大多數已在戰亂中凋零去世。 我在野外曬太陽,依然選擇黃道吉日,期盼著春天能在紫陽山耕作。 年輕時多病,怎知能長壽,晚年忍受貧窮,才得到安甯。 我隱居在亂雲萬重之外,誰能寫信問候我這簡陋的柴門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友人的懷唸,對戰亂中逝去生命的哀悼,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安甯生活的渴望。詩中“野曝尚分黃道日,春耕欲老紫陽山”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熱愛,而“身隱亂雲萬重外,誰能書劄問柴關”則流露出一種超脫塵世、渴望被理解的孤獨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虛谷志歸後賦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丹陽道中大雪 》 —— [ 元 ] 方回
- 《 禮記 大學 》 —— [ 元 ] 方回
- 《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初三日甲子雨次日雪上元方立春 》 —— [ 元 ] 方回
- 《 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予小園賞花 》 —— [ 元 ] 方回
- 《 二月十一日曉發龍山風順 》 —— [ 元 ] 方回
- 《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