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丞相:古代輔佐君主的最高行政官員。
- 大觀文:對丞相的尊稱。
- 馬公先生:指詩中的丞相,具體人物不詳。
- 鹹淳:南宋度宗的年號,公元1265年至1274年。
- 去國情:離開國家的情感,指丞相離職的心情。
- 幾事:機密之事。
- 好謀成:好的計謀得以實現。
- 董卓:東漢末年權臣,曾徵召名士荀爽。
- 徵:徵召。
- 荀爽:東漢末年的名士,被董卓徵召。
- 陳桓: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曾被免職。
- 免:免職。
- 晏嬰: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被陳桓免職。
- 左漢:指漢朝的政治失誤或失敗。
- 寸丹明:指忠誠的心意。
翻譯
丞相大人,歷經四年的鹹淳時期,您離開國家的情感是多麼艱難啊。 深知您掌握了許多機密之事,或許正是這些好計謀得以實現。 就像董卓徵召荀爽,陳桓免去了晏嬰的職務一樣,歷史上的這些事件都在提醒我們。 爲了您,我們願意翻開漢朝的失敗歷史,只爲了證明您的忠誠之心依然明亮。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丞相的敬意和對其離職的同情。詩中通過歷史典故的引用,如董卓徵召荀爽和陳桓免晏嬰,來比喻丞相的處境和歷史的重要性。最後兩句強調了丞相的忠誠和重要性,即使面對歷史的失敗,也要證明其忠誠不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丞相的深厚情感和對其政治生涯的肯定。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六月十二日侍郎橋感事 》 —— [ 元 ] 方回
- 《 再賦倚梅觀雪以前詩太哀故 》 —— [ 元 ] 方回
- 《 醉吟五首 》 —— [ 元 ] 方回
- 《 中秋夜有客攜酒 》 —— [ 元 ] 方回
- 《 送劉叔有還古鼎 》 —— [ 元 ] 方回
- 《 送紫陽趙山長治臺叟三首 》 —— [ 元 ] 方回
- 《 戊子元日丹陽道中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二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