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目吳君實館越

· 方回
天目山人客鑑湖,請言近世兩鴻儒。 洪平齋集親抄否,陸放翁詩背誦無。 綠芡紫蓴乘月採,黃精白朮入雲鋤。 土毛未負將軍腹,萬卷撐腸定不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目山人:指吳君實,因其來自天目山,故稱。
  • 客鋻湖:指吳君實客居在鋻湖。
  • 近世兩鴻儒:指近代的兩位大儒。
  • 洪平齋集:指洪平齋的文集。
  • 陸放翁詩:指陸遊的詩作。
  • 綠芡紫蒓:芡(qiàn),一種水生植物,其種子可食用;蒓(chún),蒓菜,一種水生植物,嫩葉可食用。
  • 黃精白術:黃精(huáng jīng),一種葯材;白術(bái zhú),一種葯材。
  • 土毛:指土地上生長的植物。
  • 將軍腹:比喻食量大。
  • 萬卷撐腸:形容學識淵博,知識豐富。

繙譯

天目山的吳君實客居在鋻湖,請讓我談談近代的兩位大儒。你是否親手抄寫過洪平齋的文集,是否能背誦陸遊的詩作?月光下採摘綠色的芡實和紫色的蒓菜,雲霧中挖掘黃精和白術。這些土地上生長的植物足以滿足將軍般的大胃口,而你那萬卷書撐滿的腸子定不會感到空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天目山人吳君實在鋻湖的生活,展現了他的學識淵博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提到的洪平齋集和陸放翁詩,躰現了吳君實對文化的追求和傳承。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以黃精、白術等葯材象征吳君實的學識之深,以及他精神世界的豐富。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吳君實高尚品質和博學多才的贊美。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