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耕
良農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時至萬物生,芽櫱由地中。
秉耒向畎畝,忽遍西與東。
舉家往于田,勞瘁在爾農。
春雨及時降,被野何濛濛。
乘茲各布種,庶望西成功。
培根利秋實,仰天望年豐。
但使陰陽和,自然倉廩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秉耒(bǐng lěi):手持農具。
- 畎畝(quǎn mǔ):田地,田間。
- 勞瘁(láo cuì):勞累疲倦。
- 濛濛(méng méng):細雨紛紛的樣子。
- 布種(bù zhǒng):播種。
- 庶望(shù wàng):希望。
- 陰陽和(yīn yáng hé):指自然界陰陽調和,氣候適宜。
- 倉廩充(cāng lǐn chōng):倉庫充滿糧食。
翻譯
熟練的農民瞭解土地的特性,知道肥沃與貧瘠各有不同。隨着時節的到來,萬物開始生長,嫩芽從土地中冒出。手持農具走向田間,很快就在東西方向的田地間忙碌起來。全家都去田裏勞作,勞累和疲倦都落在你們這些農民身上。春雨適時降下,覆蓋田野,細雨紛紛。趁着這個時候播種,希望能期待秋天的豐收。培育根部以利於秋天的果實,仰望天空,期盼年成豐收。只要自然界的陰陽調和,倉庫自然會充滿糧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農民根據時節和土地特性進行耕作的情景,展現了農民對土地的深刻理解和辛勤勞動。詩中通過對春雨、播種、期望豐收等自然現象和農事活動的描寫,傳達了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對豐收的期盼。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農民辛勤勞動的同情和讚美。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和諧自然與豐收生活的嚮往。

趙孟頫
元湖州人,字子昂,號鬆雪道人。宋宗室。幼聰敏,爲文操筆立就。以父蔭爲真州司戶參軍,宋亡,家居。世祖徵入朝,授兵部郎中,遷集賢直學士。帝欲使與聞中書政事,固辭。每見,必語及治道,多所裨益。累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敏。詩文清邃奇逸,書法兼工篆、隸、行草,自成一家。繪畫亦善山水、竹石、人物、鞍馬、花鳥。有《鬆雪齋文集》。
► 5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