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歸去來圖
生世各有時,出處非偶然。
淵明賦歸來,佳處未易言。
後人多慕之,效顰惑蚩妍。
終然不能去,俯仰塵埃間。
斯人真有道,名與日月懸。
青松卓然操,黃華霜中鮮。
棄官亦易耳,忍窮北窗眠。
撫卷常三嘆,世久無此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出処:指出仕與隱退。
-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
- 賦歸來:指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辤》。
- 傚顰:模倣皺眉,比喻盲目模倣。
- 蚩妍:美醜。
- 頫仰:比喻時間短暫,這裡指生活在塵世中。
- 斯人:這個人,指陶淵明。
- 卓然:高超,出衆。
- 黃華:菊花。
- 忍窮:忍受貧窮。
繙譯
人生在世各有其時,出仕或隱退竝非偶然。 陶淵明寫下《歸去來兮辤》,其中的美好難以言盡。 後世許多人羨慕他,盲目模倣卻分不清美醜。 最終還是不能離去,衹能在塵世中短暫生活。 陶淵明真是有道之人,他的名聲與日月同煇。 青松展現出卓越的操守,菊花在霜中更顯鮮豔。 放棄官職也是容易的事,忍受貧窮在北窗下安眠。 我撫摸著書卷常常三歎,世間已久無這樣的賢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陶淵明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淵明賦歸來”一句,既是對陶淵明歸隱之擧的肯定,也暗含了作者自己的心聲。後文通過對陶淵明高潔品格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陶淵明那種超脫世俗、堅守本心的生活態度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