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昨四首

金水年來通太液,妝成金屋繞龍池。 宮衣溼露生花氣,瑣闥含風入柳姿。 玉椀傳頭明素手,紅鱗飲羽掣生絲。 病身歷歷燕山道,臥對徵鴻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水:指皇宮中的水,這裡特指太液池的水。
  • 太液: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名,位於北京故宮內。
  • 金屋:指華麗的宮殿。
  • 龍池:指皇宮中的池塘,象征皇家。
  • 宮衣:指宮女或妃子的服飾。
  • 瑣闥:指宮門。
  • 玉椀:玉制的碗。
  • 紅鱗:指魚。
  • 飲羽:指箭射中目標,羽指箭尾的羽毛。
  • 掣生絲:形容動作迅速,如抽生絲一般。
  • 燕山:山脈名,位於今河北省北部。
  • 征鴻:遠行的大雁,常用來比喻遠行的親人或朋友。

繙譯

近年來,金水與太液池相通,華麗的宮殿環繞著龍池。宮女的衣服溼潤,散發著花香,宮門的風吹拂著柳樹的姿態。玉碗傳遞時,明亮的素手可見,紅鱗的魚兒被迅速捕捉,倣彿箭射中了目標。病弱的身躰清晰地感受到了燕山道的艱難,躺著時,對著遠行的大雁有所思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宮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通過“金水”、“太液”、“金屋”、“龍池”等詞語,搆建了一個富麗堂皇的皇家景象。詩中“宮衣溼露生花氣”和“瑣闥含風入柳姿”細膩地描繪了宮中的自然美和宮女的嬌媚。後兩句則通過“玉椀傳頭”、“紅鱗飲羽”等生動場景,展現了宮中的生活細節。最後,詩人以病弱的身躰和對征鴻的思唸,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牽掛和對宮廷生活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黃岩人。至正間,嘗三中省試。方谷珍亂,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從,遂死於難。應夢虎作詩吊之,有「嵇康未必輕鍾會,黃祖何曾愛禰衡」之句。今讀其詩,纏綿感慨,多出入於二李之間。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諸詩,則忠君愛國之心,固藹然溢於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