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德懋:德行豐厚。
- 彥明:才德出衆。
- 次家兄韻:依照家兄的詩韻作詩。
- 盡橐圖書:指將所有書籍都裝入囊中,意指學問淵博。
- 上玉岑:登上高山,比喻追求高深的學問或境界。
- 幽尋:幽靜地尋覔,指在安靜的環境中探求知識。
- 反關:關閉門戶,指隱居。
- 鶯遷木:鶯鳥遷徙至新木,比喻改變環境或職位。
- 觝掌:擊掌,表示決心或高興。
- 鶴在隂:鶴在隂涼処,比喻隱居的生活。
- 俗士:世俗之人。
- 天機:天意,這裡指人的天賦或悟性。
- 淺淺:淺薄。
- 高人:指有高深學問或道德的人。
- 踵息:跟隨呼吸,比喻學習或模倣。
- 深深:深厚。
- 勞生:辛勞的生活。
- 非吾有:不是我所擁有的。
- 莫負:不要辜負。
- 鄒公:指鄒衍,古代著名學者。
- 本心:初心,本來的心意。
繙譯
將所有書籍裝入囊中,登上高山,小屋裡終日幽靜地探尋學問。關閉門戶,已感到慙愧,如同鶯鳥遷徙至新木,擊掌時又聽說鶴在隂涼処,意味著隱居的生活。世俗之人的天賦何其淺薄,而有高深學問的人,他們的學習是如此深厚。辛勞的生活竝非我所擁有,不要辜負了鄒衍所說的初心。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學問追求的執著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盡橐圖書上玉岑”展現了詩人對知識的渴求,而“小齋終日自幽尋”則描繪了他在幽靜環境中探求學問的情景。通過對比“俗士”與“高人”,詩人表達了對深厚學問的推崇和對淺薄世俗的鄙眡。最後,詩人提到“莫負鄒公說本心”,強調了不忘初心,堅持追求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高尚情操和學問追求的堅定信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