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公讀書堂
陰壁下寒泉,陽崖隱深洞。
想像張幽州,當年此弦誦。
遐情納方寸,灝露驚宵夢。
既有真積功,豈無致時用。
不然起絕學,猶當垂後統。
濟濟唐開元,儒臣相伯仲。
文雖數燕許,名不併姚宋。
遂令百世下,煙霞抱餘痛。
尋幽縱步貪,懷古清歌送。
緬思白鹿翁,眼中見連棟。
茲山有道氣,會遇或天縱。
聊以永今朝,白雲不可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壁:背陽的巖壁。
- 陽崖:向陽的山崖。
- 弦誦:古代的絃歌和誦讀,這裏指讀書聲。
- 遐情:遙遠的情感或思緒。
- 方寸:指心。
- 灝露:露水的美稱,這裏比喻清新的夢境。
- 真積功:真正的積累和努力。
- 致時用:達到時代的使用或要求。
- 絕學:失傳的學問。
- 垂後統:留給後世的傳統或影響。
- 濟濟:形容衆多。
- 燕許:指燕國和許國,這裏可能指燕國的許由,古代隱士。
- 姚宋:指姚崇和宋璟,唐朝著名政治家。
- 煙霞:指山水景色,也比喻隱逸的生活。
- 緬思:深思。
- 白鹿翁:指傳說中的仙人或隱士。
- 道氣:道家的氣息或精神。
- 天縱:天賦的才能或機遇。
翻譯
背陰的巖壁下有寒冷的泉水,向陽的山崖隱藏着深邃的洞穴。想象中的張幽州,當年在這裏絃歌誦讀。遙遠的情感被納入心中,清新的露水驚醒了夜晚的夢境。既然有了真正的積累和努力,難道還不能達到時代的使用或要求嗎?不然的話,興起失傳的學問,仍然可以留給後世深遠的影響。在繁榮的唐朝開元年間,儒臣們衆多而傑出。雖然文章數量不及燕許,但名聲並不遜色於姚宋。因此,使得百世之後,山水景色中仍懷抱着深深的遺憾。尋找幽靜之處,縱情貪戀,懷念古人,清歌送別。深思着白鹿翁,眼中所見的是連綿的棟樑。這座山有着道家的氣息,會遇到或許是因爲天賦的才能或機遇。暫且以此來延長今朝,白雲不可種植。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張燕公讀書堂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和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陰壁下寒泉,陽崖隱深洞」等句,以景入情,營造出一種幽靜深遠的氛圍。後文通過對「真積功」、「致時用」等概念的探討,表達了作者對於學問傳承和時代價值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人劉因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