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古木寒鴉

· 楊載
江上秋雲薄,寒鴉散亂飛。 未明常競噪,向晚復爭歸。 似怯霜威重,仍嫌樹影稀。 老僧修止觀,寫物固精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惠崇: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僧人或文人。
  • 寒鴉:(hán yā) 冬天的烏鴉。
  • 競噪:(jìng zào) 爭相鳴叫。
  • 向晚:(xiàng wǎn) 傍晚。
  • 霜威:(shuāng wēi) 霜的威力,指寒冷的天氣。
  • 止觀:(zhǐ guān) 佛教術語,指通過冥想達到的內心平靜和洞察。

翻譯

江上的秋雲稀薄,寒鴉零零散散地飛翔。 天還未亮時它們就爭相鳴叫,傍晚又爭着歸巢。 它們似乎害怕霜的寒冷,又嫌樹影太稀疏。 老僧修煉止觀,描繪這些景物確實精細入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日江邊的景象,通過寒鴉的動態生動地表現了秋天的蕭瑟和寒冷。詩中「競噪」和「爭歸」兩個動作,巧妙地描繪了寒鴉的生活習性,同時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力。老僧修煉止觀的描寫,不僅增添了詩的禪意,也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細微之處的深刻觀察和理解。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