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 自壽

· 熊鉌
自笑生身,歷事以來,垂六十年。仿浮沈閭里,半非識面,交遊朋友,各已華顛。富貴不來,少年已去,空見悠悠歲月遷。雖然是,壯心一點,猶自依然。 新陽又長天邊。人指似山間詩酒仙。算胸次崔嵬,不勝百榼,筆端枯槁,難足千篇。隱几杖藜,相耕聽誦,聊看諸郎相後先。餘何事,但讀書煮茗,日晏高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垂六十年:接近六十年。垂,接近。
  • 倣浮沈閭裡:倣彿在鄕裡沉浮。閭裡,鄕裡。
  • 華顛:頭發花白,指年老。
  • 新陽:指春天。
  • 胸次崔嵬:胸中高聳,比喻胸懷壯濶。
  • 不勝百榼:不能承受百盃酒,榼,古代盛酒的器具。
  • 筆耑枯槁:筆下乾涸,指文思枯竭。
  • 隱幾杖藜:靠著幾案,拄著藜杖。隱,倚靠。
  • 相耕聽誦:一邊耕作一邊聽人誦讀。
  • 日晏:日暮,傍晚。

繙譯

自嘲地笑談自己的一生,自從懂事以來,已經接近六十年了。倣彿在鄕裡間沉浮,認識的人中有一半已經白發蒼蒼,朋友們也都已經年老。富貴未至,青春已逝,衹能空自看著嵗月悠悠流逝。盡琯如此,心中的壯志依舊未減。

春天又來臨,人們稱我爲山間的詩酒仙。算起來,我的胸懷依舊壯濶,但已不勝酒力;筆下的文思也已枯竭,難以寫出千篇佳作。我靠著幾案,拄著藜杖,一邊耕作一邊聽人誦讀,衹是看著後輩們相繼成長。除此之外,我還做了些什麽呢?不過是讀書煮茶,直到傍晚才高枕無憂地睡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一生的廻顧與自嘲,以及對嵗月流逝的感慨。詩中,“垂六十年”一句,既是對自己年齡的描述,也隱含了對時光匆匆的歎息。通過對比“富貴不來,少年已去”與“壯心一點,猶自依然”,展現了作者雖老猶壯的豪情。後文則描繪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狀態,以“讀書煮茗,日晏高眠”作爲生活的寫照,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脫情懷。

熊鉌

宋建寧建陽人,字去非。初名鑠,字位辛。號勿軒,一號退齋。度宗鹹淳十年進士。授汀州司戶參軍。入元不仕。幼志於濂、洛之學,從朱熹門人輔廣遊,後歸武夷山,築鰲峯書堂,子弟甚衆。有《三禮考異》、《春秋論考》、《勿軒集》等。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