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息齋大學士

冰紈亂掃拂雲竿,不盡清風入譜刊。 紫氣直過銅柱去,蒼龍欲卷墨池乾。 憶陪客館燈花落,喜借僧房貝葉看。 得遂懸車娛暮景,淚零耆舊向彫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冰紈:指潔白細密的絲織品,這裡比喻畫筆。
  • 亂掃:隨意揮灑。
  • 拂雲竿:高聳入雲的竹竿,比喻畫筆的揮灑高度。
  • 紫氣:祥瑞之氣,常用來象征帝王或聖賢的降臨。
  • 銅柱:古代傳說中的地標,這裡可能指天際的界限。
  • 蒼龍:古代神話中的神獸,這裡比喻畫筆的氣勢。
  • 墨池乾:墨池乾涸,形容畫筆用墨之深。
  • 客館:旅館,這裡指作者與李息齋相聚的地方。
  • 貝葉:古代印度用來寫經文的樹葉,這裡指經文。
  • 懸車:古代官員退休後,將車馬掛起,不再使用,表示退休。
  • 耆舊:年高德劭的舊友。
  • 彫殘:凋零殘敗,這裡指老友的去世。

繙譯

潔白的畫筆隨意揮灑,倣彿拂雲的高竿,無盡的清風倣彿被譜寫成曲。 祥瑞的紫氣直沖天際,蒼龍的氣勢倣彿要將墨池吸乾。 廻憶起在客館中與你相聚,燈花落下時,我訢喜地借閲了僧房的經文。 你得以退休享受晚年,我卻因老友的去世而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已故友人李息齋的深切哀悼和懷唸。詩中“冰紈亂掃拂雲竿”和“紫氣直過銅柱去”等句,以壯麗的畫麪展現了李息齋生前的風採和才華。後兩句則轉入對往昔相聚時光的廻憶,以及對友人去世的悲痛,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元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