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先賢祠落成八首

· 熊鉌
州牧風化遺,鄉賢典刑舊。 年代較後先,人品類賢否。 公議豈有情,祀典固非苟。 道義思無疆,功言期不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州牧:古代一州之長,這裏指地方長官。
  • 風化:指社會風氣和教化。
  • :遺留,傳承。
  • 鄉賢:鄉里的賢人,指有德行的本地人士。
  • 典刑:典範,榜樣。
  • :傳統,歷史。
  • 品類:種類,這裏指人的品質和類別。
  • 賢否:賢良與否。
  • 公議:公衆的評價和意見。
  • 豈有情:難道有私情嗎?
  • 祀典:祭祀的儀式和規定。
  • 非苟:不是隨便的,有規矩的。
  • 道義:道德和正義。
  • 思無疆:思考沒有邊界,指思考深遠。
  • 功言:功績和言論。
  • 期不朽:期望能夠永存不朽。

翻譯

地方長官的風氣和教化傳承下來,鄉里的賢人作爲典範依舊存在。 年代雖有先後,人的品質卻有賢良與否之分。 公衆的評價難道會有私情嗎?祭祀的儀式自然不是隨便的。 道德和正義的思考沒有邊界,功績和言論期望能夠永存不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州牧」與「鄉賢」的對比,強調了道德和正義的重要性。詩中「公議豈有情,祀典固非苟」一句,表達了對於公正無私的追求,以及對於傳統祭祀儀式的尊重。最後兩句「道義思無疆,功言期不朽」則寄託了作者對於道德和功績能夠超越時間限制,永存於世的深切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於傳統美德的推崇和對後人的期望。

熊鉌

宋建寧建陽人,字去非。初名鑠,字位辛。號勿軒,一號退齋。度宗鹹淳十年進士。授汀州司戶參軍。入元不仕。幼志於濂、洛之學,從朱熹門人輔廣遊,後歸武夷山,築鰲峯書堂,子弟甚衆。有《三禮考異》、《春秋論考》、《勿軒集》等。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