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謁象山先生祠

我行厭塵役,愛山極幽阻。 及茲叩巖扃,浮嵐薄窗戶。 危石倚蒼屏,盤盤一洞府。 邈哉混沌根,疏鑿自太古。 或疑昏墊初,屹立中流許。 懸崖瀉驚瀑,灑空作飛雨。 泓渟水鏡虛,林影淨可數。 石闌少流憩,樛枝啼翠羽。 山花明炫目,蘚徑劣容武。 陡上高明臺,桑麻蔽村塢。 卻笑羣山卑,矜春相媚嫵。 瞭如靜者性,孤潔恥俗伍。 昔賢此鳴道,松風入談麈。 教鋒振羣哇,朋簪謝華組。 末學分畛域,正道日榛莽。 嗟餘嗜探賾,離索增嘆憮。 入舟耿清夢,前溪聽鳴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厭塵役:厭倦了塵世的勞役。
  • 幽阻:幽深難行。
  • 叩巖扃:敲打山門。
  • 浮嵐:飄動的山霧。
  • 危石:高聳的石頭。
  • 倚蒼屏:依靠着青色的山壁。
  • 盤盤:曲折迴旋的樣子。
  • 邈哉:遙遠的樣子。
  • 混沌根:原始的狀態。
  • 疏鑿:開鑿。
  • 太古:遠古時代。
  • 昏墊:沉沒。
  • 屹立:堅定地站立。
  • 中流許:水流中央。
  • 懸崖瀉驚瀑:懸崖上傾瀉而下的驚人瀑布。
  • 灑空作飛雨:在空中灑落,如同飛雨。
  • 泓渟:深水池。
  • 水鏡虛:水面如鏡,空靈。
  • 林影淨可數:林中的影子清晰可見。
  • 石闌:石欄杆。
  • 流憩:休息。
  • 樛枝:彎曲的樹枝。
  • 翠羽:翠綠色的羽毛。
  • 炫目:耀眼。
  • 蘚徑劣容武:長滿苔蘚的小路難以行走。
  • 陡上:陡峭地上升。
  • 高明臺:高而明亮的平臺。
  • 桑麻蔽村塢:桑樹和麻覆蓋了村莊。
  • 羣山卑:羣山顯得低矮。
  • 矜春相媚嫵:自誇春天的美麗。
  • 瞭如靜者性:完全像靜者的性格。
  • 孤潔恥俗伍:孤獨而純潔,羞於與世俗爲伍。
  • 鳴道:宣揚道理。
  • 松風入談麈:松風中談論哲學。
  • 教鋒振羣哇:教育的力量震撼衆人。
  • 朋簪謝華組:朋友間的交往謝絕華麗的裝飾。
  • 末學分畛域:後來的學者劃分界限。
  • 正道日榛莽:正確的道路日漸荒蕪。
  • 嗟餘嗜探賾:嘆息自己喜好探索深奧。
  • 離索增嘆憮:離羣索居,增加嘆息。
  • 入舟耿清夢:乘船時心中有清晰的夢境。
  • 前溪聽鳴櫓:在船前的小溪中聽櫓聲。

翻譯

我厭倦了塵世的勞役,深愛這幽深難行的山。來到這裏敲打山門,飄動的山霧輕觸窗戶。高聳的石頭依靠着青色的山壁,曲折迴旋地進入一個洞府。那遙遠的原始狀態,開鑿自遠古時代。有人懷疑在沉沒之初,它就堅定地站立在水流中央。懸崖上傾瀉而下的驚人瀑布,在空中灑落如同飛雨。深水池如鏡,空靈,林中的影子清晰可見。石欄杆旁稍作休息,彎曲的樹枝上翠綠色的羽毛啼叫。山花耀眼,長滿苔蘚的小路難以行走。陡峭地上升到高而明亮的平臺,桑樹和麻覆蓋了村莊。卻笑羣山顯得低矮,自誇春天的美麗。完全像靜者的性格,孤獨而純潔,羞於與世俗爲伍。昔日的賢者在這裏宣揚道理,松風中談論哲學。教育的力量震撼衆人,朋友間的交往謝絕華麗的裝飾。後來的學者劃分界限,正確的道路日漸荒蕪。嘆息自己喜好探索深奧,離羣索居,增加嘆息。乘船時心中有清晰的夢境,在船前的小溪中聽櫓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厭倦塵世,嚮往自然幽靜之地的情感。通過細膩的山水描寫,展現了山水的幽深與壯美,同時表達了對古代賢者高尚品質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中正道日漸荒蕪的憂慮。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浮嵐薄窗戶」、「懸崖瀉驚瀑」等,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追尋精神淨土的意境。整體上,詩歌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