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彥文詩卷兼送南歸

東周離黍先亡雅,南楚崇蘭又變騷。 上下漢唐觀體裁,古今李杜擅雄豪。 青林曉日鳴雙鳥,碧海秋風釣六鰲。 白髮詩翁會天趣,吳山一笑返漁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黍:指《詩經·小雅》中的《黍離》篇,後泛指離別之情。
  • 崇蘭:指《楚辭》中的《離騷》,後泛指楚地的文學作品。
  • 變騷:指《楚辭》中的《離騷》,後泛指楚地的文學作品。
  • 體裁:文學作品的樣式和類別。
  • 李杜:指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
  • 雄豪:雄壯豪放。
  • 青林:青翠的樹林。
  • 碧海:碧藍的大海。
  • 六鰲:神話中的六隻巨鰲,這裏指海中的巨物。
  • 天趣:自然的情趣。
  • 漁舠:漁船。

翻譯

東周時期的《黍離》詩篇先於雅樂消亡,南楚的《離騷》文學又經歷了變遷。 縱觀漢唐的文學體裁,古今的李白和杜甫以其雄壯豪放的詩風著稱。 青翠的樹林中,晨曦裏雙鳥鳴叫;碧藍的大海之上,秋風中有人釣起神話中的六隻巨鰲。 白髮蒼蒼的詩翁領會了自然的情趣,在吳山一笑之間,乘着漁船返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回顧,展現了詩人對文學變遷的感慨。詩中「東周離黍先亡雅,南楚崇蘭又變騷」反映了詩人對古代文學作品的尊重和懷念。後文通過對李白、杜甫的提及,表達了對他們雄壯豪放詩風的讚賞。結尾處的「白髮詩翁會天趣,吳山一笑返漁舠」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情趣的領悟和嚮往,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和自然的熱愛。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