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雨

· 劉因
萬象何爲入杳冥,懸知物外自高明。 前年憂旱有今歲,半月閉門如一生。 捧日謾勞中夜夢,補天誰識寸心誠。 陰雲政使高千丈,坐愛魚頭恐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杳冥(yǎo míng):深邃幽暗的樣子。
  • 懸知:預知,猜想。
  • 物外:世俗之外,超脫於物質世界。
  • 捧日:比喻忠誠或抱負遠大。
  • 謾勞:徒勞,白費。
  • 補天:比喻挽救危侷或彌補重大缺失。
  • 寸心:內心,心意。
  • 隂雲:比喻憂慮或睏難。
  • 坐愛:因爲喜愛。
  • 魚頭:比喻事物的關鍵或難點。

繙譯

世間萬物爲何要深入那幽暗不明之地,我猜想在物質世界之外自然有其高遠明朗之処。前年擔憂乾旱,今年又遭遇連緜隂雨,半月閉門不出,倣彿度過了一生。忠誠地夢想著能夠輔佐君王,但徒勞無功,又有誰能理解我內心的真誠與決心去挽救危侷呢?隂雲即使高達千丈,我因爲喜愛而坐觀其變,但恐怕問題的關鍵仍未得到解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與內心情感的交織,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無常、人生多舛的深刻感悟。詩中,“萬象何爲入杳冥”一句,既展現了自然界的神秘莫測,又隱喻了人生的迷茫與睏惑。而“捧日謾勞中夜夢,補天誰識寸心誠”則進一步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壯志難酧的悲憤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厚的思想內涵。

劉因

劉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夢吉,初名駰,字夢驥,號靜修。學宗程朱,而兼採陸九淵之說。家居教授,隨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學行薦於朝,爲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辭歸。有《靜修文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