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閒居五首

· 劉詵
昔時如花人,今年兀若株。 華滋散安在,嗜好豈不殊。 河水不灌翳,春風不歸枯。 聞道須少日,立功無暮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wù):孤獨、獨立的樣子。
  • 華滋:指花朵的鮮豔和茂盛。
  • (yì):遮蔽,這裡指被遮蔽的土地。
  • 暮塗:指晚年或晚期的道路。

繙譯

過去那些如花般美麗的人,如今卻孤獨得像一棵樹。 那些花朵的鮮豔和茂盛又在哪裡呢?人們的喜好難道沒有差異嗎? 河水不會灌溉被遮蔽的土地,春風也不會使枯萎的植物複囌。 聽說領悟道理要在年輕時,建立功業也不能等到晚年。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如花人”與“兀若株”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逝、美好不再的哀愁。詩中“華滋散安在”一句,既是對過往美好時光的追憶,也暗含了對人生無常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隱喻了人生中的機遇與挑戰,強調了把握時機、及時行動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劉詵

元吉安廬陵人,字桂翁,號桂隱。性穎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後以師道自居,教學有法。江南行御史臺屢以遺逸薦,皆不報。爲文根柢《六經》,躪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卒私諡文敏。有《桂隱集》。 ► 3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