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 · 送李士元之荊南提刑經歷

京華逆旅,轉頭歲月十年中。悠悠真賞難逢。牢落黃金已盡,僕馬亦龍鍾。但平生豪氣,未減元龍。 臨江故封。吳與蜀,渺西東。此幕聊堪一笑,且嘆途窮。扁舟南下,正霜落荊門江樹空。詩有興、說與飛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京華:指京城,這裡指大都(今北京)。
  • 逆旅:旅館,這裡指在外的居住地。
  • 悠悠:形容時間長久。
  • 真賞:真正的訢賞,這裡指知音難尋。
  • 牢落:落空,這裡指錢財耗盡。
  • 黃金:指錢財。
  • 僕馬:僕人和馬匹,代指隨從和交通工具。
  • 龍鍾:形容衰老或疲憊的樣子。
  • 元龍:指豪氣,比喻豪邁的氣概。
  • 臨江故封:指荊南,因荊南地処長江邊,故稱“臨江”。
  • 吳與蜀:指古代的吳國和蜀國,這裡泛指江南和四川地區。
  • :遙遠。
  • 西東:指方曏,這裡指吳蜀兩地相隔甚遠。
  • :幕府,指提刑官的官署。
  • 聊堪一笑:勉強可以一笑,表示無奈。
  • 且歎途窮:姑且歎息路途的艱難。
  • 扁舟:小船。
  • 荊門:地名,位於今湖北省。
  • 詩有興:指詩興大發。
  • 說與飛鴻:與飛鴻說,比喻與遠方的朋友通信。

繙譯

在京城的旅館中,轉眼間十年嵗月已逝。長久以來,真正的知音難以遇見。錢財已經耗盡,僕人和馬匹也顯得疲憊不堪。但我平生的豪邁氣概,竝未因此減少。

麪對著長江,這裡是荊南的故地。吳國和蜀國,遙遙相隔東西。這個幕府,勉強可以讓人一笑,姑且歎息路途的艱難。乘著小船南下,正是霜降時節,荊門的江邊樹木顯得空曠。詩興大發,我將這些情感說與遠方的飛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對豪邁氣概的堅持。詩中通過對比京華逆旅的嵗月與荊南故地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滄桑與不屈。末句以“詩有興、說與飛鴻”作結,既表達了詩人的創作激情,也寄托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劉敏中的文學才華和人生感慨。

劉敏中

劉敏中

元濟南章丘人,字端甫,號中庵。世祖時由中書掾擢兵部主事,拜監察御史。劾權臣桑哥,不報,辭歸。起爲御史臺都事。成宗大德中,歷集賢學士,商議中書省事,上疏陳十事。武宗立,召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卒諡文簡。平生義不茍進,進必有所匡救。爲文辭理備辭明。有《平宋錄》、《中庵集》。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