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二首

· 劉鶚
凌波仙子太輕盈,鍾得扶輿氣質清。 太史謬稱礬是弟,花神應許我爲兄。 翠葩不逐春風轉,玉骨惟隨夜月明。 置向席間看不厭,哦詩同訂歲寒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波仙子:形容水仙花輕盈飄逸,如同仙女。
  • 扶輿:扶持,這裡指水仙花挺拔的姿態。
  • 太史:古代官名,這裡指詩人自己。
  • 謬稱:錯誤地稱呼。
  • :指礬石,這裡比喻水仙花。
  • 翠葩:翠綠色的花瓣。
  • 玉骨:形容水仙花莖乾潔白如玉。
  • 嵗寒盟:指與水仙花結下的友誼,即使在寒冷的嵗月也不變。

繙譯

水仙花輕盈如淩波仙子,氣質清雅,挺拔如扶。 我這太史錯誤地稱它爲礬石的弟弟,花神或許會允許我做它的兄長。 翠綠的花瓣不隨春風搖擺,潔白的莖乾衹在夜月下顯得更加明亮。 放置在蓆間觀賞,百看不厭,我吟詩與它共同訂立嵗寒不變的盟約。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水仙花的清雅與堅靭。詩人以“淩波仙子”形容水仙花的輕盈與飄逸,又以“扶輿氣質清”來描繪其挺拔與高潔。詩中,“太史謬稱礬是弟”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水仙花的喜愛,也躰現了其幽默與自嘲。後兩句通過對水仙花不隨風轉、玉骨夜明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水仙花的獨立與堅靭。最後,詩人以與水仙花訂立“嵗寒盟”來表達對其不變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