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有懷士彥四首

· 劉鶚
溝壑崎嶇徒自苦,每尋正學究天人。 狼貪虎暴從渠鬥,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來受用是清貧。 是非黑白吾寧辨? 願振臺綱洗瘴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溝壑(gōu hè):深溝。
  • 崎嶇(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
  • 正學:指儒家經典。
  • 究天人:深入研究天道與人道的關係。
  • 狼貪虎暴:比喻貪婪和殘暴的行爲。
  • 從渠鬥:任由他們爭鬥。
  • 月窟天根:比喻高遠或深邃的地方。
  • 自有春:自然會有生機和希望。
  • 操修:修養和操守。
  • 至善:最高的善。
  • 清貧:清廉而貧窮。
  • 是非黑白:指事物的對錯和真假。
  • 寧辨:寧願分辨。
  • 振臺綱:整頓法紀。
  • 洗瘴塵:清除污穢和不良風氣。

翻譯

在閒暇的日子裏,我感慨萬分,寫了四首詩。 深溝險壑,山路崎嶇,只是徒勞的自尋煩惱,我常常尋求儒家經典,深入探討天道與人道的關係。 貪婪殘暴的行爲任由他們爭鬥,高遠深邃之處自然會有生機和希望。 我平日的修養和操守都是爲了追求最高的善,這次來受用的就是清廉而貧窮的生活。 是非黑白我寧願分辨清楚, 我願意整頓法紀,清除污穢和不良風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清貧生活的接受和對正義的追求。詩中,「溝壑崎嶇」與「正學究天人」形成對比,突出了作者不畏艱難、追求學問的精神。後文通過「狼貪虎暴」與「月窟天根」的比喻,展現了作者對世事的超然態度和對未來的樂觀。最後,作者表明自己寧願分辨是非,也要振作精神,整頓法紀,體現了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定的政治立場。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